柏青哥 超人Cosmos

註冊時間: 2003-06-18 文章: 11108
|
發表於: 星期三 十月 15, 2025 10:48 pm 文章主題: 2025/04/26_63亞勇士舞(波蘭) |
|
|
https://www.facebook.com/orodancer/posts/pfbid02FzJdQbacJNjpUBfixqQ38ugZXGQwGPw6QVjpRce1fqaVnKPpyTbTbV7RRCkbqN2Vl?locale=zh_TW
<63 亞勇士舞(Krakowiak)-波蘭>
本週由奧羅小王子威呈老師將分享由今年熱騰騰的第63屆亞營,Makolski-Toho Jan 老師介紹的63 亞勇士舞(Krakowiak)。
已經黔驢計窮的小編,只好發揮複製貼上,將本次63屆亞營豐富的資料分享給大家…各位看倌請用力感謝亞營主辦單位,為大家取得如此豐富的資料!
舞曲勇士舞(Krokowiak 或 Krokoviak 或 Krokwiak)是最能表現波蘭舞蹈特色的一種 2/4節奏國舞,也是除了舞會行列外,
最古老的國舞,與尋夢舞本爲典型的粗獷農民舞蹈,經貴族們把她改變成較優雅的型式。
向不同方向的快速滑步與幾乎在原地做重跳、轉身與跳躍爲其特色。
勇士舞是一支極爲流行的舞,起原於波蘭南部的科拉克(Kraków、Cracow),科拉克的名字來自傳說中的英雄 Krak,
他殺死了一條龍,並且在當時的維斯杜拉河沼澤上的瓦威爾(Wawel)山丘建立了第一座城市,此城一直到 1596 年,都是波蘭的首都;
城中有一座極負盛名的教堂「我們的聖女」(Marjacki or Panna Maria),教堂內有位號手以吹奏hejnat 來報時,
當時該地尚無時鐘,全城市的人民均賴此號聲以爲作息和禱告的時辰依據;
1241 年,蒙古拔都西征殲滅了這個國家,城中居民逃入瓦威山避難,僅留下誓守城鎮的號手,當他正在吹號之時,一個韃靼人用箭射死了他;
人們爲了紀念這位英雄,特將號音音調截短,在同一個不完整小節停住。
這個歷史性的號聲,一直引用於波蘭芭蕾舞的序曲中。
在歷史上提及:本舞於 1510 年曾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Sigiammund 御前表演過。
但有人認爲在十四世紀以前就已有本舞,但在十九世紀才流行,又因維也納芭蕾伶娜 Fanny Elssler表演於歐美而著名。
與舞會行列相較,本舞較少因社會的發展而改變;由許多對男女圍繞成圓圈而跳,
首先是行進式的雙人舞,然後變成圓環舞(kolo),舞者左右交互移動,再以一個大循環或一聲「嘿」而排列圖案,最後全體舞者滑開而成行列;
也可由一對舞者先以戲制性的表演動作開始,然後配合歌唱,以興奮快樂的神色舞著。
男士穿戴繫有金屬環的腰帶,當他們躣起,或做擊踵動作時,會發出叮噹的響聲。
另外,這支舞有個古老而特殊的跳法,由四對舞者來跳。 本舞最早是男人跳,後來才有女子參加。
勇士舞有三種基本步法,最主要的是快滑步,是由斯拉夫基本步改變的,能朝任何方向跳,過程中膝蓋保持放鬆狀態,使領導足能迅速的變動。
跳踏步與馬珠兒的動作相似,由前一小節之最後拍單足跳,然後在本小節前兩拍走二步,
單足跳時,提起的腳要繞著重心足向前,向後繞圈,然後在第一拍著地,繞圈的方式視轉身方向而定。
擊踵步是一種規律地重複的步子,不像馬珠兒只做一次,然後再走兩步。
這歩子的使用,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在二個擊踵步後跟著間舞,配合著手臂畫 8 字形的擺動,有如鞭子噼啪地發聲。
(這個動作是在舞伴互繞,交替地背對背,面對面時做的)。
在 Koquick(小公雞)這支舞中,男子單獨在中央時也做這個動作:他先走進中央,假裝鄙夷每一人,然後走出去對其舞伴做相同動作,在「間舞」時拿起帽子。
勇士舞如其他波蘭舞,與馬及騎士密切相關,舞步高傲尊嚴而迅速有力,手臂常舉高,掌心朝上,插腰時則握拳。
女子動作亦不像馬珠兒、奧貝蕾克等其他波蘭舞與男性動作有很大的差異,而是極爲相近。
在勇士舞中,燦爛奪目的衣服也是一個重要的特色。
音樂方面,配曲大多是源自民謠,述說戰爭與愛情,有些係出自名家,有些則不知名、有現代的、古典的等許多旋律。
其旋律爲 2/4,第一小節第二拍加強(1 和 2),第二小節之第一個「和」及第二拍加(1 和 2和),但也可反之,即「1 和 2 和,1 和 2」
歡迎大家一起來共舞! _________________ 球球2006.7.1離開了我們...
奇奇2010.12.18在把拔馬麻的懷裏離開,去跟球球作伴~
季諾2012.4.28拿到天使證照,去天堂有證照還有奇奇罩!
CoCo2012.12.20當了把拔馬麻4年的乖女兒也去找葛格們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