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轉貼) 中國人民大學民族樂團
社團行政
|
首頁
->
心情分享 首頁
->
舞蹈討論區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發表人
內容
mattwang
超人亞格
註冊時間: 2003-12-09
文章: 2375
來自: 打狗, 風城
發表於: 星期四 十月 20, 2005 2:41 am
文章主題: (分享轉貼) 中國人民大學民族樂團
蜀宮夜宴
http://cmusic.idv.tw/suona/SuonaMP3/redir.asp?sd=artsruc/artsruc01.mp3
中國人民大學民族樂團 2002年國家圖書館音樂廳 指揮楊春林
蜀宮夜宴 朱舟、俞抒、高為杰 曲
該曲創作于1981年,在1983年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民族器樂)評獎活動中獲一等獎。樂
曲根據成都市郊五代前蜀王建(907-918在位)墓所刻二十四幅樂舞石刻圖像,虛擬蜀宮夜
宴的歌舞場面,具有獨特的曲調和藝朮構思。全曲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夜空寧靜,月
色清涼,樂工侍宴,賓主在典雅的樂聲中就座﹔第二部分,女樂表演《霓裳羽衣舞》﹔第
三部分,變化再現第一部分的旋律,宴畢送客。結尾的旋律有感傷的余韻。曲作者為求再
現古代《霓裳羽衣舞》的音樂,參考了宋代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霓裳中序第一》
曲譜及唐代白居易詩《霓裳羽衣舞歌》等有關文獻。在素材的使用、曲式的設計,樂隊的
編制、配器等方面都做了有意義的探索。
絲竹新韻
http://cmusic.idv.tw/suona/SuonaMP3/redir.asp?sd=artsruc/artsruc02.mp3
楊春林指揮中國人民大學民族樂團2000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絲竹新韻(小合奏)
江南絲竹是流行于江蘇、浙江地區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由于使用樂器多為絲弦和竹管制
作,所以人們稱它為“江南絲竹”。江南絲竹樂曲的旋律大多數為輕快流暢、連綿起伏、
優美典雅,著名的“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在民間廣為流傳。絲竹新韻這首樂曲以江南絲竹
樂傳統的旋法、風格、結構形式,在創作中刻意出新,力圖為傳統江南絲竹再添新韻。
序曲-奮勇向前
http://cmusic.idv.tw/suona/SuonaMP3/redir.asp?sd=artsruc/artsruc03.mp3
楊春林指揮中國人民大學民族樂團 2001年北京音樂廳 新加坡潘耀田曲
序曲-奮勇向前 (新加坡) 潘耀田 曲
該曲是潘耀田先生為新加坡人民協會成立二十五周年慶祝晚會演出而作。樂曲以打擊樂為
主的快板前奏展開。后轉入旋律性較強的第一部分,在壯大的變奏高潮和拉弦樂的過渡后
,進入抒情的第二部分。緊接著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樂曲最后以加數及熱烈的
尾聲結束全曲。
春江花月夜
http://cmusic.idv.tw/suona/SuonaMP3/redir.asp?sd=artsruc/artsruc04.mp3
秦鵬章 指揮中國人民大學民族樂團 2000年5月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春江花月夜 秦鵬章、羅忠榕編曲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著名的傳統樂曲,原為古代的琵琶大曲,名《夕陽簫鼓》、《潯陽
夜月》、《潯陽琵琶》等。1925年,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和鄭覲文首次將其改編成民樂
合奏。而后由秦鵬章、羅忠榕先生改編的民族管弦樂曲,更以其婉轉優美的旋律,起伏流
暢的節奏,精巧淡雅的配器,使此曲不脛而走,成為民族管弦樂的典范之作。
打歌
http://cmusic.idv.tw/suona/SuonaMP3/redir.asp?sd=artsruc/artsruc05.mp3
郭亨基指揮中國人民大學民族樂團 2001年北京音樂廳
打歌 (香港) 郭亨基 曲
樂曲描寫云南滇西巍山地區土族打歌時的歡慶情景。流傳于巍山地
區的土族“打歌調”以Re、Do、Soi三個音構成,再配合即興唱詞“打
歌來來,打歌來來”,歡快活躍,別具風格。
龍魂
http://cmusic.idv.tw/suona/SuonaMP3/redir.asp?sd=artsruc/artsruc06.mp3
楊春林指揮中國人民大學民族樂團 2000年北京中山音樂堂
龍魂 (合奏-民族交響詩)
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作者在以表現“龍”的精神前提下創作這首樂曲,全曲以龍為形象描述了中華民族的成長歷程。
引子:低緩的背景下,用古琴與箏以示龍的故鄉。低音奏出的龍的主題,宏偉、深沉,預示龍的誕生。
第一主題:復調音樂結構,以低音部與高音部的八度卡農奏出,表示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精神。
第二主題:竹笛奏出優美明朗的音樂主題,猶如祖國的大好河山。
連接部:笙...遠古的回憶...古琴、箏、簫、琵琶...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琴、棋、書、畫...
展開部: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一樣,中華民族的發展也曾歷經種種磨難...多調性多主題的展開。
再現部:第二主題主調上倒裝再現...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畢竟迎來了自己的輝煌...
連接部的再現...
用嗩吶再現的龍的主題-即第一主題,高亢明亮,氣勢雄偉-中華民族成長了、壯大了、成熟了...
一個用賦格寫作的完整的插段,表現中華民族不斷進取、奮勇向前的精神。
龍舞--“龍”,終于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
多主題疊置...緊縮卡農...輝煌的結束。
美麗的鳳尾竹
http://cmusic.idv.tw/suona/SuonaMP3/redir.asp?sd=artsruc/artsruc07.mp3
楊春林指揮中國人民大學民族樂團2001年軍樂團錄音棚
美麗的鳳尾竹(小合奏)
在祖國的西南邊陲有一塊美麗的地方,那就是聞名遐邇的西雙版納.那里有茂密的森林--甘
甜的泉水--漂亮的孔雀--熱情的傣族--和我們這首樂曲要描述的美麗的鳳尾竹--以其葉形
似鳳尾而得名.樂曲開始的引子用最具代表性的巴烏作為主奏樂器,它那獨特的音色瞬間將
人們帶到了那塊奇異的地方.第一段是優美恬靜的中板,中段的調性采用了第一段音樂的同
主音小調,并采用了三拍子的節奏,使得音樂稍加活潑,在一個短短的過渡后,音樂情緒
逐漸高漲,節奏變得歡快,最后在熱烈地氣氛中結束全曲.
千秋頌
http://cmusic.idv.tw/suona/SuonaMP3/redir.asp?sd=artsruc/artsruc08.mp3
楊春林指揮中國人民大學民族樂團 2002年北京國家圖書館音樂廳 吳玉霞琵琶獨奏
千秋頌 楊春林 曲
此曲是為紀念中華民族數千年志士仁人而作。樂曲共分八段,標題分別為:滔滔長河、漫
漫歲月、聞雞起舞、紅袖添香、烽火邊關、戰而凱旋、經邦濟世、萬古流芳。此曲采用傳
統琵琶大曲聯綴體曲式,同時吸收西方音樂創作中對比、展開和再現的原則,并將二者有
機地結合,使得整體機構更具平衡和張力。在琵琶的演奏技法上也有所推進。
_________________
證得真心,則一切法皆是善巧方便。
回頂端
從之前的文章開始顯示:
所有文章
1 天
7 天
2 星期
1 個月
3 個月
6 個月
1 年
最舊的
最新的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首頁
->
心情分享 首頁
->
舞蹈討論區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第
1
頁(共
1
頁)
前往:
選擇一個版面
公告區
----------------
公告發布區
討論區
----------------
訪客留言區
舞蹈討論區
網站建議討論區
奧羅會員討論區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 2005 phpBB Group
Theme Diddle v 2.0.18 par
HEDONISM
正體中文語系由
phpbb-tw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