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 「南島文化祭」系列活動-阿美族
活動日期 2007-07-08
活動時間 14:00-14:30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活動類型 表演
活動地點 臺博館大廳(台北市襄陽路二號)
>>>活動內容<<<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二十日電)

轉載自 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www.ntm.gov.tw/pda/pda_innew2.asp?id=274

國立臺灣博物館將自5月20日(星期日)起安排七場「南島文化祭」系列活動,
活動中除了藉由音樂舞蹈表演呈現各族的文化特色與傳說故事,還將以互動的方式,
讓民眾親身體驗原住民的傳統舞蹈技藝,以深入了解原住民生活、祭典、歌舞等豐富的文化內涵。

時間為演出當日下午2:00~2:30,地點於臺博館大廳(台北市襄陽路二號)。

七個場次演出日期均為星期日,
內容均包括融合之舞「十三族歡樂舞」及與賓共舞「海洋之美組曲」,其他內容分別為:

5月20日凱達格蘭族樂舞及神話傳說「祭天謝祖」;
6月10日達悟族樂舞「長髮舞」及神話傳說「飛魚祭」;
7月8日阿美族樂舞「豐收的感恩」及神話傳說「豐年祭」;
8月12日魯凱族樂舞「尊貴百合花」及神話傳說「小米祭」;
9月9日泰雅族樂舞「勇士舞」及神話傳說「祖靈祭」;
10月14日排灣族樂舞「百步蛇傳說」及神話傳說「五年祭」;
11月11日太魯閣族樂舞「奇萊山之戀」及神話傳說「出草祭」。
演出者均為凱達格蘭文化館專業展演人員。

該系列活動係為配合刻正於臺博館展出之「聽‧傳‧說—臺灣原住民與動物的故事」特展(至11月25日止),
展覽內容從臺灣原住民族的神話、傳說及民間故事中,擷取有關人與動物的故事,包括:
達悟族的「飛魚神話」、
布農族的「黑熊的智慧」與「憤怒的百步蛇」、
泰雅族的「占卜鳥希立克」、
魯凱族的「雲豹的頭蝨家族」,
以及邵族的「白鹿傳奇」等六個故事。

藉由述說這些故事,傳遞人與動物間的互動關係,鋪陳原住民族的生態觀與土地倫理,
以及在這種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生活型態下,所發展出來的社會文化價值。

臺博館位於臺北市襄陽路2號(228和平公園內),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週一休館),
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民眾如欲查詢該館各項展覽與教育活動訊息,可上網http://www.ntm.gov.tw/查詢,或電洽(02)2382-2566。

 

欲修改此訊息請輸入密碼    回上一頁